開發高質量的測試用例是QA的基本工作。高質量的測試用例是既有高覆蓋性又有高可執行性,當兩者不可兼得時,它有最佳平衡點。本文不討論如何取得最佳平衡,只關注采用何種 分析方法 來提高測試用例的覆蓋率。 # f5 p6 K9 u, J2 F( @: W" S8 X T5 p3 P9 T1 q. s4 G 首先來說,分析分為兩個步驟,首先以不同得角度切分系統,使得它成為更簡單得模塊,第二是把不同得模塊想象成一個黑盒子,對這個黑盒子做類似于單元測試得分析。 # X6 ]. s" { D) T$ t9 u& h3 L" K' k' g7 { k& |' x 1. 從不同得角度把系統分為不同得模塊 , v$ {( H3 i1 g, f: }8 ] 這里存在兩種思路 % F" D( P0 {5 F7 D% B2 u $ M; u( y, J( l: [; ~ 對系統進行完整得劃分 $ L# [% Y1 X, M 軟件是復雜的。軟件開發者面對這種復雜性采用的經典的方法瀑布模型,也就是從上到下,逐漸細分,大模塊包括小模塊,小模塊包括更小的模塊。對于軟件測試來說,很自然的,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但是,這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從更多的角度切入系統,從不同的角度把系統切分成一塊一塊的,然后進行測試。 4 v& M, ?0 w& J V4 w2 P! c1 q- v* V/ M6 | i 比如遙控器的例子。我們就可以從下面一些方面來劃分系統 * z l% a2 D# G$ e 1)功能。% {& D0 J) d* w 這個劃分非常直觀,Spec上肯定會明確指明遙控器假設有3個功能,開關機,+-調臺,+-調音。對每個功能我們測試它能否正常工作。當然我們也會注意到邊界情況:當音量滿的時候,加音量。。。& R* w$ U2 h7 Q. P4 a3 W, M, G4 { 2)狀態 U5 P8 K6 h' n5 `& `. i7 F1 U Spec上沒有說明遙控器的狀態,但我們應該能分析得出遙控器有下面的狀態1 f1 Q0 f# x! g& v! l& {. | ? 關機,開機,正在調臺,正在調音 , }: p8 c8 N4 g- U 現在我們可以列一個matrix,測試在每種狀態下執行上面的任意一種操作系統的反應。注意,這個時候,你就要把你自己當成用戶,因為這些情況都不會在spec里詳細的說明的。比如在關機狀態下調音,竟然開機了。這個顯然就是bug。( A3 s; j$ K" d8 V& e- p 3)按鍵序列) h( {2 \9 I: F' ~7 H( G+ r 現在我們走得更遠。我們把遙控器看作具有按鈕得一個玩意兒,然后輸入任意一個序列看是否會出現異常情況,是否會讓程序不正常得工作。這里不需要分任何得分析方法。這是一個很好得切入點。另外一個例子是,在測試web application時,做一個爬蟲程序去點擊頁面上得任何link。 2 D# ~2 Z" P! m; I% l* N# J1 A q* z, E5 g% v8 D 通過這些不同得劃分,testcase得覆蓋率可以得到有效得提高。. M/ J5 P4 b h d( A3 K( s$ W : X( P1 G- h; d5 W" k( O7 D0 S 需要注意一點是,不同得劃分肯定會帶來testcase得冗余。在劃分1)時,有測試開關機得case,在劃分2)時,顯然也會有這樣得case。這是不可避免得,也沒有關系。$ Y4 a" D3 S8 C0 s& r1 m, d % {- P) N a& O. ?# X1 X& \ 尋找某個特定得切面 : d: ]9 f) \6 J 上面得劃分系統可以看作 對整個系統得一種 分離方法,劃分方法得結果是把測試對象分成不同得一塊一塊。而“特定得切面”則只是描述了測試對象得一個面,它不存在劃分系統得問題。還是上面得例子,比如“長按按鈕”就是一個“特定得切面”。 $ V5 d7 l! W8 L! V, b 1 F3 s2 U5 ]9 [/ C ”長按Power按鈕“是一個測試得關注點,“長按volumn+”也是這樣得一個關注點,如果在系統中多處存在這樣得相似得關注點,那么就構成了一個面,比如在這里是每個按鈕都存在“長按按鈕”這樣一種可能,那么“長按按鈕”這就可以看作系統得一個切面。對于這樣一個切面,如果把它分散在每個功能測試case里,顯然不是好主意。最好得方法是把它拿出來作為一個單獨得testcase。 4 e3 g8 O" N) v % K3 n2 G2 i T& ` 再舉一個例子是,“維護數據完整性” 是一個切面。很多系統都有用戶這個對象,很多其他得對象都會引用到它。對于引用已經刪除得對象就是一個容易出問題得地方。那么就把“刪除用戶”作為一個切面拿出來,對每一個相關得對象進行測試。這樣一個切面是非常好得testcase。 4 v# R6 T- e: N3 O$ P& ^" I6 ?5 {" ^# P7 q- k 說到這里,你可能會發現這其實是面向方面編程(AOP)得概念。bingo!確實如此,好得思想方法在哪里都會閃光啊~_*. , a" c4 r% d$ z1 B7 o' A/ I2 R0 X2 L3 K7 |) W " X" F/ U/ Q2 g5 h$ q" { 2. 功能單元測試 ' i% G8 ]& s% W( e& D6 G% ? 面對一個比較小得功能單元,設計testcase就容易得多了。因為功能單元千差萬別,所以我僅僅寫一些相對通用得思路。9 h3 l5 }3 e+ K; v, e2 K6 [ . Q% d5 g( ~ w, w 1)從4個可能變化的要素入手:輸入,輸出,參數和狀態。+ {1 P/ B; n' h3 W$ _4 s/ i 如果把某個功能想象成一個黑盒子,那么這個黑盒子任何時候得輸出可以用下面得三個參數來確定(輸入,狀態,參數)。這種方法可以對功能進行詳盡得測試。 / }% D* y' V$ v1 Q P u! R" @" k% c) K 2)黑盒子得生命周期$ J9 A- U) a7 @' A& j! F" Z 盒子不是憑空出現的,它也不是在真空之中。在它的生命周期中,有那些東西能影響它?它的初始化,重啟動,關閉。。。 # A) [0 _+ \" w+ w4 r6 \9 T2 E( ^ 3)GUI測試% ?* |1 O. `% H, Y 一個功能單元可能有GUI,那么他們也應該在這里測試。我們以GUI測試為例,GUI有它自己的特點 9 M0 ^2 ~0 j) K* V9 h7 T4 h, ]0 @ 1. GUI很容易變化2 o3 j# J3 V# A m6 ? 2. GUI一般不容易錯,因為GUI不包含復雜的邏輯 1 L0 T z" c( a! | 3. GUI的錯誤很容易看出來, 很多GUI問題其實看一下就知道了,比如字體不對 " q- h$ P1 ^. j 4. GUI難以描述。GUI涉及的內容很多顏色,布局,字體。。。 . F9 L: ]' l9 q2 X" { ? 所以對于GUI的測試用例,應該給出一個關鍵點,而不用給出具體的描述。比如“檢查label字體”比“字體是宋體,大小11,斜體“要好,當然除非特別要求2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