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業界漫長的猜測后,MTK收購ADI手機芯片產品線的消息終于塵埃落定。有分析師表示,MTK撿了一個“大便宜”,以很小的代價實現了從
EDGE到3G的戰略布局。由于MTK擁有技術、資金和熟悉本地市場的優勢,這對推動TD產業化進程有積極影響。不過,由于MTK的
Turn-key模式在TD領域暫不適用,原來ADI的大客戶、
TD-SCDMA產業領頭羊中興通訊和展訊宣布了戰略合作,加上合作伙伴大唐內部的迷局,使得MTK近期在TD-SCDMA產業中的影響和作為有限,更多是戰略布局意義。
MTK撿了 “大便宜” 實現EDGE和3G戰略布局
9月10日,聯發科(MTK)宣布與ADI簽署協議,以現金約3.5億美元取得ADI旗下Othello和SoftFone手機芯片產品線相關的有形及無形資產以及團隊。依據ADI公司2006年財報所公布的的營收數據顯示,此產品線約為ADI貢獻了2.3億美元的收入。
通過此項交易案,MTK的無線通訊部門將獲得一支近400位具有豐富產品開發及客戶服務經驗的專業團隊;擴大全球各地的客戶群;增加新的手機基帶和射頻芯片產品包括GSM、GPRS、EDGE、WCDMA和TD-SCDMA芯片以豐富其現有的產品組合;另外,聯發科亦可取得無線通訊產品相關的關鍵專利和IP,以提升聯發科的IP競爭實力。
對于此次并購,水清木華研究中心電信研究總監沈子信的第一反應是,MTK買得很值,因為收購金額不到這個產品線兩年的收入,看來是ADI主動拋售這一業務,這也盡顯MTK不做大收購的務實風格。沈子信強調說:“這對MTK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幫助MTK實現了從EDGE到3G的布局,相當于武俠小說中打通了任督二脈!”
他解釋說,一是ADI在硬件(芯片)方面很強,過去軟件平臺上一直依靠合作伙伴TTPcom,因此在TTPcom被MOTO收購后業務大受影響,而MTK的優勢恰好在于軟件平臺,收購ADI的手機芯片產品線,可以實現軟硬結合;二是可以完成EDGE、WCDMA和TD-SCDMA的戰略布局,補充MTK現有的GSM/GPRS產品線,特別是可以借助ADI或ADI的合作伙伴,解決EDGE/WCDMA/TD-SCDMA協議棧問題;三是借助ADI的手機芯片業務,MTK可實現全球化的運營。
由于ADI/大唐移動是目前最主要的TD-SCDMA手機方案供應商,因此MTK收購ADI的手機芯片業務,也是TD-SCDMA產業界非常關注的事情。不過,沈子信認為,簽于MTK一貫務實的風格,MTK近期最關心的可能是EDGE,WCDMA和TD-SCDMA只是戰略布局,市場還比較遙遠。他解釋說:“明年中國移動大規模部署EDGE網絡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由于WCDMA風險比較大,全球很多運營商也在考慮部署EDGE網絡。”
MTK在TD領域的挑戰:與中興、大唐的關系
為了在TD領域有所作為,MTK必須處理好和兩家廠商的關系。一是中興通信,它是原ADI的大客戶、TD-SCDMA產業化領頭羊,也可能仍是中國移動早期TD手機招標的最大贏家。二是大唐,它也是TD-SCDMA技術領頭羊,而且是MTK的關鍵的合作伙伴。就目前的態勢來看,對MTK都是不小的挑戰。
對于收購新聞,中興通訊手機事業部TD-SCDMA產品線總經理羅忠生博士對《國際電子商情》記者表示,收購是業內的正常變動,對中興通信與ADI/MTK的合作不會有什么影響,中興通信還會保持合作,“相信MTK也不會忽視與中興通信的合作”。
不過,就在8月末的“2007年展訊技術論壇”上,中興通訊和展訊宣布在TD-SCDMA領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目前在TD領域,大唐集團既有做系統設備的大唐電信,又有做手機終端平臺方案的大唐移動,能夠實現系統端和終端的聯動,在競爭中有天然的優勢——在TD發展初期,系統設備端和終端都不成熟,這種聯動十分關鍵。而作為大唐電信在系統設備上的競爭對手,中興通訊目前依賴大唐移動/ADI提供的TD手機平臺方案,十分尷尬。因此中興通訊和展訊合作,形成端到端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很自然的戰略性布局。
值得關注的是,中興通訊和展訊的合作自一年前已經開始,表明了展訊的技術實力獲得了中興通訊的認可。而且中興通訊TD系統設備產品線總經理段玉宏和TD手機產品線總經理羅忠生都出席了展訊論壇,這表明雙方的合作不僅是在系統上的,而且也是在終端上,是一種全方位的戰略合作。盡管目前中興通訊的TD手機主要是采用ADI方案,但這可能是中興未來轉向展訊方案的一個信號。
沈子信也表示,可能的情況是,中興通信會同時采用MTK(ADI)和展訊方案,最初是以MTK(ADI)為主,但慢慢轉向以展訊方案為主。
具有暗示意義的是,8月末的展訊技術論壇上,羅忠生大力抨擊了Turn-key模式,認為它會害了TD產業。當時他表示:“三年之內,沒有人可以提供TD-SCDMA手機全面解決(Turn-key)方案。根據中興在WCDMA上的經歷,如果一個手機廠商要進入TD-SCDMA領域,至少要準備500人以上的開發隊伍。現在很多人覺得做TD手機,依靠芯片平臺廠商就夠了,拿OEM講故事,這樣會害了TD產業。”
就MTK的Turn-key模式,羅忠生對《國際電子商情》記者表示,MTK在2G手機市場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它的turn-key模式的成功之處在于可以讓客戶快速把產品研發出來,未來它沒有理由不把turn-key模式復制到TD領域。他強調說:“我還是那個觀點,3G業務非常復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理性認識。要做好TD,需要很大的力氣,未來1-2年內都是這樣。至于TD領域什么時候可以出現Turn-key模式,我們不知道,因為好像高通這種有超級能力的公司并不多。”
除了和中興通訊外,MTK還需要處理好和大唐的關系,這同樣是不小的挑戰。一是在原來ADI/大唐移動的合作中,提供協議棧和軟件平臺的大唐移動占據主導,而MTK擁有完善的軟件平臺,因此未來大唐移動的作用會弱化;二是大唐移動在大唐集團中的定位如何,現在還是一團迷局,最近有關大唐移動和唐如安的一些新聞就反映了這一點,這也給MTK和大唐移動的合作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沈子信則認為,MTK和大唐成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很大,是一種比較好的操作模式,因為如果TD市場起飛,MTK繞不開TD協議棧的問題,而大唐也不可能放棄主導地位,放棄手機終端方案(而且大唐正在申請手機牌照),而合資公司是一種比較好的利益共享方法。
對于收購消息,TD-SCDMA技術論壇高級顧問王靜對《國際電子商情》記者表示,如果MTK是因為TD芯片而收購ADI手機芯片產品線,從TD產業角度上來看,這是一件好事。不過,他也認為,由于ADI不是獨立提供TD手機方案,涉及大唐,所以比較復雜,不愿意過多評論。沈子信則認為,由于MTK擁有技術、資金和經驗優勢,它的進入將推動TD產業化進程。
夏新電子通信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張森旺則表示,由于在2G上沒有用MTK的芯片,在TD上到目前為止也沒有采用ADI方案,不太了解,不方便評論。除了中興和夏新,在TD手機上主要采用展訊方案的還有聯想和海信。
從長遠來看,擅長“后發制人”的MTK的加入,可能會使TD手機芯片進入三分天下的格局:展訊,MTK,T3G和凱明。展訊和MTK將在中低端TD手機市場占據主導,出貨量較大;T3G和凱明的出貨量不會很大,但將在高端市場占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