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BREW(大家一起來討論)
縱觀BREW在中國的發展過程和趨勢,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發展速度和規模都遠不如人意,前途依然迷霧重重。原因是什么?我想發表一下個人的愚見,算是拋磚引玉,希望能激起大家共同來討論。
(一)開發群體
高通公司經營BREW的方式雖然使得行業價值鏈非常完善,但是卻沒考慮到中國的特殊情況,包攬式的經營不適應中國的開發群狀況,從而限制了它的發展。先讓我們看一下J2ME陣營的開發商:50%-60%的J2ME產品是由自由開發者、團隊開發(有極少數轉型成了公司形式),40%-50%的J2ME產品是由較大公司開設的J2ME開發部開發的;我們能夠看到,自由開發者、團隊是產品開發的中堅力量,也是J2ME產品競爭發展的動力。而BREW對于自由開發者、團隊來說,進入的難度太大、門檻太高,自由開發者難以形成規模化,自由開發團隊難以成長,自然產品就因缺乏競爭而導致數量不多、質量不高。雖然BREW開發在發展,但是與J2ME的差距實質上在拉大。同時,我們看到,美日韓的BREW開發商對中國BREW應用市場已經虎視眈眈,有很多BREW軟件就是從國外漢化過來的,網游行業中代理盛行的局面(國內公司漢化代理韓國網絡游戲,玩家的錢大都進了韓國的公司)恐怕又要在移動應用行業出現,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所不愿看到的,但是市場是不帶有任何民族色彩的。從自由開發者、團隊角度說,他們對于市場不是很了解,缺乏產品調研工作,需要有人來引導,他們對于哪些游戲吸引人、哪些游戲已經有人在做等等信息也不靈通,需要有人提供信息服務。
(二)BREW手機用戶群體
目前國內任何SP(包括聯通博路的網站)對BREW產品的展示力度都不夠,對消費者提供的BREW信息服務不足。對于一個消費者來說,舉個例子,他要買一本書(通過書店電子商務網站網上購買),首先他肯定要去了解這本書的每個章節講什么,適不適合他的需求,然后,會到網上看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放到BREW產品,也是這樣,用戶要更細致的了解這個應用到底是什么樣的,自己喜歡嗎,然后看看網上的評價或者有一個權威機構的評價(這種評價給開發商帶來競爭壓力和更多的商業機會),最后才能決定是否去下載這個應用。而國內缺乏這樣的BREW產品詳細展示和評價的平臺。
(三)BREW手機終端與BREW軟件服務結合
BREW平臺要普及,支持BREW平臺的手機終端是根本,當然,新浪、TOM等網站的手機欄目都介紹了BREW手機,但是那種手機介紹泛泛而談,沒有和BREW平臺相捆綁、結合。國內缺乏一個硬件產品與軟件服務真正結合的平臺。
golf分析的很透徹阿。不過我認為還應該加上一點。聯通對于BREW的定位不明確。可以說還沒想好怎么利用brew
現在有這么多行業需求(公安工商銀行行政等傳統的就不多說了。其他的醫療教育等也是很有潛力的),卻沒有任何行業應用。我覺得:BREW的發展靠的是渠道用戶和行業用戶。而不僅僅依靠個人用戶。
舉個簡單的例子好了,2001-2002年時中國的國產手機怎么樣?一個字:爛!
價格和同樣性能的產品相比,又非常高。
那么銷量呢?卻又非常出色?
正是如此的銷量使得部分有實力的手機廠商可以發展,到目前這個規模。
這種現象絕對不失偶然的,主要還是歸功于銷售渠道的問題。只要有了良好的銷售渠道,brew必然發展。
所幸的是聯通也意識到了這種情況,目前準備籌劃一個類似于高交會的活動,把開發商和行業用戶直接安排見面。對開發商是機會,對行業用戶來說是solution。
壟斷總是有的,不過我覺得這是技術上的壟斷。目前TI、Nokia、Sony-Ericsson等都和Qualcomm簽訂了技術授權。使得WCDMA的核心專利權被完全的掌握在Qualcomm手中。
恐怕以后只要沾CDMA邊的技術(我們自己的標準TD-CDMA很不幸得是已經和Qualcomm簽了專利互換協議……)都要向Qualcomm交錢……
Qualcomm的MSM7000系列芯片還內置了ATI的3D顯示芯片……哎~恐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