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要求
第一節 基礎知識
linux的管理是通過一系列文本文件來實現的。Linux常用的文本編輯器有如下幾種:vi、pico、joe、emacs。vi是linux系統最通用的文本編輯器,emacs則更加的靈活。如果你使用緊急引導盤來恢復一個文件,vi是唯一可用的編輯器。
vi的基本用法:vi filename
基本命令:
i 插入
o 插入新行
:w保存
:q退出
:wq!保存并強制退出
:q!不保存強行退出
第二節 文件系統的層次結構
基本文件系統層次結構:
/ 根目錄,linux的最高級目錄
/bin 基本的命令行工具,不應該單獨掛接。
/boot 引導目錄,包含linux的啟動文件,其中有linux內核。默認大小
為100M
/dev 所有軟硬件設備的驅動,不要將此目錄單獨掛接在一個分區上
/etc 存放大多數的基本配置文件
/home 存放大多數用戶的主目錄
/lib 內核程序庫以及各種命令行工具。不要將此目錄掛接在單獨的分區上
/mnt 可移動設備的掛接點,包括軟盤,光驅等
/opt 存放應用程序,如wordperfect、openoffice套件等
/proc 當前運行的和內核相關的進程,包括IRQ ports,I/O地址,DMA通道
/root root用戶的主目錄
/sbin 系統管理命令,不要單獨掛接
/tmp 臨時文件夾
/usr 對所有用戶可用的小程序,包括一些系統管理命令和功能
/var 可變的數據包括日志文件,打印池
文件系統的格式及校驗
用來對不同的文件系統進行管理的工具有如下幾種:fdisk、mkfs、fsck
fdisk:硬盤分區工具,使用該命令,你必須指定對應的設備。
例如管理第一個scsi硬盤:#fdisk /dev/sda
fdisk命令: a:指定引導分區
l:列出已知分區的類型
n: 增加新的分區
q:不保存退出
t: 改變分區的文件系統
mkfs:格式化命令,例如格式化硬盤分區/dev/hda1:#mkfs –t ext3 /dev/hda1
fsck:磁盤檢查命令,類似于windows 2000的chkdsk,使用該命令之前應將所要
檢查的分區卸載,例如要檢查掛接在/var目錄下的hda7分區:
#umount /var #卸載/var目錄
#fsck –t ext3 /dev/hda7 #檢查文件
#mount /dev/hda7 /var #重新掛接文件系統
練習:創建新的lvm(邏輯卷)分區
1、 增加一個新的硬盤
2、 創建了一個新的分區,使用fdisk工具將該分區設為lvm文件系統。
3、 備份/home目錄
4、 使用vgscan命令,掃描lvm文件系統,為其他的lvm命令創建數據庫
5、 使用pvcresate /dev/partition創建卷
6、 使用vgcreate groupname /dev/partition1 /dev/partition2命令創建卷組
7、 使用lvcreate –L –xyM –n volname groupname groupname創建邏輯卷,xy是卷的大小。
8、 最后使用mkfs命令來格式化邏輯卷
9、 將邏輯卷掛接在/home目錄下,修改/etc/fstab使得系統自動掛載/home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