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無量,錢途可期 ——Linux在中國(一) 自由的夢想演變為對財富的渴望 90年代初,芬蘭大學生Linus Torvalds編寫了一個類似于Unix的操作系統,并在Internet上供人們免費下載,人們于是建立一個名為Linux的子目錄來存放其原始代碼。這就是如今席卷了整個世界的自由軟件Linux的最初版本。 在Linus Torvalds加入“自由軟件基金會”(FSF)的通用公共許可證(GPL)之后,全世界的程序員都可以獲得Linux的源代碼,因此,它比世界上任何一種軟件都得到了更多的研究和改進。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它進行修改,無償地使用,無約束地傳播,同時,它具有Unix的全部功能,任何使用Unix的領域都可以用到它,并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 Linux最初也是最有力的支持者是那些“科技嬉皮士”,那些穿牛仔褲、聽搖滾和黑人說唱音樂、對現實不滿的科技憤青。他們熱衷于計算機編程的工作、懷揣著“把計算機還給人民”的科技化的民粹精神。他們主張開放的制度、讓所有人都能獲得免費的源代碼并結合自己的具體用途進行個性化的編程,蔑視類似微軟的那些商業壟斷。直到今天,仍然有數以十萬計的程序愛好者,只憑著自己的志趣無償地改進和深化Linux技術,并把成果放在Internet上供人們免費使用。 Linux具有優越的高效性和靈活性,具有完成多任務、多用途的能力,可以在PC機上實現Unix的全部功能。更重要的是,開放源代碼讓Linux成為免費的“萬能軟件”,開發商可以根據用戶不同的需要。對其內核進行調整,使其適應各個特殊環境下的使用要求。由此,對科技的熱情和對自由的渴望,演變為巨大的商業機會,自由軟件變成IT業一個新的財富源泉。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那樣, IBM今年將投資10億美元研究Linux產品,在未來三年內還將投資3億美元用于促進Linux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以及Linux環境下開放源代碼技術咨詢和網絡等高級應用的組合。就連微軟,也在去年開始研發Linux產品。其它的IT廠商如Intel、Oracle等,也早已開始研發針對Linux的各種產品。 從上述的幾個簡單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Linux早已不再是程序發燒友手中的玩具,而變成幾乎所有與操作系統有關的IT廠商們獲得巨額利潤的渴望。從服務器這樣的高端產品到嵌入式的PDA,以及個人桌面操作系統和與藍牙技術相關聯的無線設備,Linux的風暴開始全面地沖擊整個IT行業。 中國的Linux產業現狀 在中國,自從1998年Linux的真正登陸到現在,中文Linux已經開始在這片土地上扎下根來。經過99、2000年的市場炒作和技術路演,今年的中國Linux業界開始向大規模地在個行業使用Linux技術發展。 由于無可比擬的開放性、廉價性、安全性,以及其強大的應用功能,和其它國家一樣,中國政府對國內的Linux產業熱情支持并寄予厚望。政府和廠商的熱情投入,使Linux技術從桌面產品向服務器和嵌入式領域迅速擴展。在許多IT業界人士看來,Linux技術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也許是我們擺脫國外技術壟斷、形成自己的產業和技術競爭力并真正擠身于國際IT市場的一次契機。 目前國內較有影響力的Linux公司有紅旗、中軟、Turbo、Xteam、藍點等廠家,它們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業務和發展側重點,在如今Linux市場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的時候,相互間還未明晰地拉開差距,洗牌和行業整合當然也就無從談起。要說有什么共性,那就是重視行業、企業級應用等可以直接贏利的領域,并或多或少地都在做Linux技術的推廣和培訓工作。 以中科院為背景的紅旗Linux,依托10多年的中文系統開發經驗,曾率先推出紅旗Linux服務器,樹起本土Linux產業的一面旗幟。他們的產品線比較完善,在紅旗軟件開發和推廣的基礎上,推出從桌面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高性能運算系統到嵌入式應用和安全系統的全線Linux產品,以提供“全方位應用解決方案”為企業定位和宣傳基調。除了高端市場的全力拓展之外,在嵌入式領域提供用于PDA、機頂盒以及信息家電等產品的Linux技術。同時,紅旗Linux積極與獨立軟件提供商(ISV)合作,共同打造基于紅旗平臺的Linux應用軟件。 中軟Linux則是愿隸屬于電子部的中國計算機軟件與技術總公司的杰作,他們的市場定位在以其操作系統為主體的高端應用領域。由于中軟內部的各領域分支公司很多合作資源豐厚,中軟Linux在網絡和企業級應用上,無論是技術力量還是市場客戶都有相當的實力。去年,中軟Linux開始進軍應用軟件市場,與“世紀永聯”公司合作,推出OICQ、Email、文件管理等Linux應用產品。今年,面對嵌入式領域的巨大誘惑,中軟Linux開始全力拓展這個市場。 總部設在洛杉磯的Turbo Linux是世界四大Linux廠商之一,自從99年4月進入中國以來,因其雄厚的技術和資金優勢和精明的本地化戰略,迅速贏得了自己的發展空間。Turbo Linux在美、日、中三地都建有研發中心,并把亞太總部設在北京,足見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Turbo Linux以高端產品為優勢,立足于為行業用戶服務,并把與IBM等國際IT巨頭的合作從國外延伸至國內,與這些在國內已經擁有相當實力和市場占有率的共同舉辦市場推廣活動,為自己的發展贏得了高起點的優勢。 另外一個國際著名的Linux廠商Caldera也在最近向中國大陸市場推出自己的桌面版產品“Open Linux eDesk2.4”,這是一款優秀的互聯網桌面解決方案,由華彩軟件代理,最近將在全國發行。也許,這是Caldera進入中國的投石問路之舉。 1998年2月,幾個志同道合的編程發燒友組成一個Linux開發團隊,取名為“Xteam”,這就是如今的Xteam (中國)軟件有限公司的前身。99年3月推出的全球第一套中文Linux操作系統“Xteam Linux1.0為他們贏得了巨大的聲譽,其中的圖形化安裝技術在整個國際范圍內首開先河,并把優勢保持到今天。與聯想萬全服務器捆綁的OEM業務,以及和數個行業級用戶的成功合作讓人們對這家公司的前景相當看好。 Linux技術在國內的普及和培訓 在簡要介紹了幾個國內主要的Linux廠家之后,讓我們來關注一件對中國Linux產業的未來非常重要的事情——Linux技術的推廣和培訓。在如今的國內理工高校中,Linux漸成熱點,眾多有志于IT技術行業的大學生都對Linux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的熱情和專注讓人們對Linux在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上述的幾個Linux廠商,都對Linux技術的普及和培訓相當重視,因為這種工作不止是非常好的品牌推廣活動,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來培養自己未來的潛在客戶群。 去年8月15日,為促進政府實施的西部開發和“科教興國”戰略,紅旗軟件公司向教育部捐贈了2000套紅旗Linux產品 ,并提供技術支持和人員培訓等詳盡的后續服務。11月3日,紅旗Linux和連邦軟件成立紅旗Linux行業授權培訓管理中心,這是國內軟件企業首開先河地建立自己教育體系。 Turbo Linux非常重視大學校園內的Linux知識普及,從去年4月13日開始,結合自己的品牌宣傳,Turbo Linux在以北京為主的全國高校范圍內舉辦了“Linux校園普及工程”,他們通過專題講座和講演、解答技術難題等形式向大學生們介紹Linux技術和行業發展前景,并且進行系統的后續培訓和技術支持。另外,這家公司還積極促進和幫助相關的理工科院校開設Linux課程。 中軟Linux在去年同樣付出了一定的資金和精力,在高校中進行Linux的普及、推廣工作。中軟公司和《PC Shopper 》 以及263首都在線結成聯盟,在全國高校內舉辦Linux技術講座和Linux 主題討論,給大學生們提供現場操作以及使用Linux系統的技術支持、咨詢、演示的機會。另外,中軟還以象征性的一元錢把“中軟Linux希望版”一年的轉授權賣給《PCshopper》,目的是能吸引更多的高校學生加入到Linux技術的學習和開發中來。 在這幾個比較大的Linux技術普及和培訓之外,上述幾個Linux廠商的網站里,都設有培訓和技術支持的內容,還有為廣大Linux愛好者所喜愛Linux技術論壇。Turbo Linux更是借助自身的國際背景,在其網站內及時地向國內Linux愛好者提供國際Linux業界最新的技術動態和產業信息。 (鑒于篇幅有限,本文僅就上述三個問題作簡單闡述,本報將在近期繼續推出有關國內Linux 產業的深度分析和前瞻展望的文章,對國內Linux產業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以及各廠商自身優勢和特點做全面報道、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