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在美國市場大獲成功,但是iPhone進入中國市場的道路卻頗不平坦。在與中國移動的談判過程中,由于iPhone方面提出了非常強勢的利潤分配計劃,與中移動以運營商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分歧太大,目前雙方的談判基本終止。 11月13日,中移動CEO王建宙對外宣布中國移動正計劃將iPhone手機引入內地市場。之后行業人士對iPhone能否入鄉隨俗持保留態度,主要原因就是擔心iPhone手機與運營商分成的銷售模式會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 iPhone采取的主要銷售模式是與當地最大的電信運營商捆綁,同時,蘋果在與運營商合作過程中將抽取高額分成。在美國市場,對當前已經與AT&T簽署iPhone服務協議的用戶,蘋果每月從每位用戶中可抽取3美元費用。對于AT&T將來所贏得的用戶,蘋果每月可從每位用戶中抽取11美元。但是在目前的中國電信市場,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都非常強勢,對終端的手機制造商有很強的影響力,而蘋果公司這種分成模式,國內運營商此前還從未采用過。 眼下,中國移動與蘋果談判已經陷入僵局。而中國聯通副總裁李正茂昨天在香港世界移動通訊產品大會上表示,聯通尚未與蘋果就iPhone手機合作事宜展開談判。但他同時指出,與蘋果的合作談判仍然是開放的。 另據消息,iPhone因為運營商的問題在德國惹上官司。iPhone手機于11月9號在德國發售,并由德國電信旗下的移動部門T-Mobile獨家代理,采取的是通信合同捆綁式銷售,消費者一般需要與電信公司簽訂2年期合同。但全球最大的跨國移動運營商沃達豐集團一直對蘋果iPhone的捆綁銷售和銷售收入分成的做法表示不滿,進而在德國將T-Mobile告上法庭。